在大学的理论课学习当中,见习成为一种必要的活动。学生参加见习,不仅仅可以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通过见习去结合理论知识,达到课本描述与实物相结合的效果。课本描述比较详细,但学生不一定能很深刻地了解;而通过见习,学生亲眼近距离观察和记录,这样学生便能深刻记住所观察到的水利工程、荒漠化防治措施、动植物的每一个特征,也不容易忘记。
本次野外见习历时(2016年5月8日至5月12日),一共有鲍家屯水利工程、关岭花江石漠化治理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检测站、花溪湿地公园和贵州省植物园等10个见习点。
见习第一天,我们一起参观了鲍家屯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鲍家屯水利工程可称为“黔中小都江堰”, 延续了六百年的鲍家屯明代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完好地保持了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绝无刀劈斧砍的痕迹,尤其是小青山脚下的回龙坝采用在水利工程较少见的S形坝,不但降低了洪水的冲击力,降低了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极具美感。鲍世行教授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复杂的问题”来评价这座水利工程。沿用数百年的古老水利,给现代人带来了启示和反思。
贵州是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第二天全天都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对人类的行为感到哀痛。石漠化对环境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而在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用下”,石漠化形成速度加快。但近几年来关岭花江石漠化治理点却取得较大成效,原来自然环境恶劣、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面积小。现在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植被覆盖面积得到提高、恢复了地表生物多样性。
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监测站建筑以来成效显著,依托该站,许多科研人员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年实施的“路沟池一体化解决石漠化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技术成果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肯定和批示,并在南方一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中推广示范。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工园是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市花溪河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带,是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的源头地区,是贵阳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供应地。湿地公园主要有水源涵养区、净化水质、保护物种多样性等作用。
贵州植物园拥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共计190科844属2500余种(含变种和品种),成为贵州省内一个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单位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较丰富的基地。贵州植物园总的建园方针是:以开发利用贵州省植物资源为主,适当引进国内外适合贵州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植物,在园区内科学配置,合理布局,构成美丽的园林外貌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既为宣传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服务,又为开发植物资源,繁荣地方经济服务。
此次见习,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通过专业见习,深化学生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拓展专业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培养,使我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深刻认识自身的专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

图一 集中学习

图二 参观贵州省植物园

图三 参观中科院普定观测站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研室
2017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