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刚刚过去的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应用型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强和提高教学教改工作实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扎实有效开展业务及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学习型教学团队
学习型教学团队是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的内在保障。每周一下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上的坚定性,行动上的自觉性和工作上的创造性的过程,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理论修养,鼓励教师认真领会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理念和思路,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教改。
(二)日常教学管理程式化
1.严格把关教师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课前准备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表及课件、教案的编写。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是否能与培养目标相对应,教学进度计划表可以考察教师对课程的驾驭能力,教授内容是否因材施教,教案的设计能否对应教学大纲的教学点及是否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教学质量。因此,抓好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
2.严把教师教学技能质量关,举办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2017年,我院举办教学技能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学板书比赛、微课比赛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3.严格教学检查,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学院成立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实施专人检查日常教学工作,防止教师迟到、早退、任意调课等不良现象出现。实施信息员制度,反馈信息,有利于学院掌握真实的教学信息及动态,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及内容。
4.完成上学期试卷检查整改与本学期末各项教学任务
组织人员对上学期试卷检查复核,责成有关教师整改。做好本学期试题的审定、阅卷审查及成绩输入工作;严抓考风考纪,认真实行监考职责;联系下学期的各课所需外聘教师,安排下学期任课教师。
(三)科学制定了2017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进过认真调研,科学制定了四个专业2017级各专业培养方案,目前培养方案初稿已经完成,并经过院级专家审核,正在申请组织校内外专家的答辩审核。
(四)新开辟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分别与安顺市环保局、西秀区环保局、安顺市环境监测站、安顺市环科所、112地质队等相关机构达成协议,新开辟多个实习实践基地,为以后实习实践提供保障。
(五)利用优势教学资源积极服务地方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我院教师参与西秀区精准扶贫入户调查、112地质队的土地确权等工作。
(六)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研活动,例如培养方案讨论、举办学术讲座、教学经验交流等。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仍需加强,老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2.开放式、多媒体教学有待加强
教师备课仍主要靠书本和媒体、网络的理论和信息,与较高层次的专家教授接触的机会少。开放式教学的程度及范围仍然有限,多媒体教学的覆盖面及成效有待拓展与提升。
3.教学改革需要大力推进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改革的热情不高,教学改革的成果不多。
三、改进措施
在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是争取更多的出去学习培养和锻炼的机会,二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三是发挥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作用,形成优秀教学团队。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7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