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实习实训>>正文

安顺学院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地理班第6组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二

2012年12月16日 12:27 作 者:陈永奇 点击:[]


 

 

高等学校地理学科教学活动是完整的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过程。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积累地理学知识与概念,厘清规律和定理,还要在实验室中去实践、去摸索。然而关于地理学学习最为有效的办法则是野外实习考察。野外实习是使学生感同身受去体会地理过程的最佳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最快、最准确地认识到地理现象,也能最直观地去体验地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甚至最能激发学生地理学创造性思维。安顺学院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历来重视学生地理野外实习活动的开展,20126月,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地理科学班的学生就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考察活动。这次实习主要以人文社会方向为主,前往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聚居区,以及安顺屯堡汉族人聚居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环境的地理学内涵,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比民族文化特点,培养学生地理美学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人文地理实习是人文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巩固和加深对人地关系、旅游地理、文化地理、聚落地理等所学理论的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地理学从本质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同时它也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讨论人地关系的问题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地理学研究必须借助观察与实践,因此,仅仅以思辩和推理不能完全解决地理学问题,野外工作对于人文地理学就有着重要意义。

2009级地理科学班的十一名普通学生组成了本次实习队伍中的“二队六组”,这几名学生都是对地理科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无尽的爱好的,他们怀揣着探索地理世界的梦想,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对实习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展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表现出依靠团队力量解决问的科学精神。一路上他们探讨着各种现象,每个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而且积极向老师请教,成为实习活动中思维最为活跃的一支小队。这支小队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地理学思维,迫切地想在这样的实践中去检验个人认知体系的正确性。在现代地理学思维的指导下,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去归纳对比分析苗、侗、汉三族的文化内涵,尝试用地理学科学方法去解答这种文化差异性的成因;他们还从微观角度去发掘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从文化符号入手,从自然环境中求成因,从社会生活中验证结论。他们牢牢把握住地理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积极运用地理学知识储备去解答问题。这支小队的每个人都清楚地明白“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句话对本次实习活动的指导意义,在自东向西穿过石英砂岩区和白云岩石灰岩区的过程中,才能深刻领悟文化的巨大差异并不是小概率发生的奇迹,而是顺应自然环境的历史必然。这也印证了唯物史观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指导意义。

这次实习活动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接近民生。我们可以直接参与群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从书本庙堂的经典中跳出来,去还原地理学的初始面貌,也就是将理论完全地结合了实际,避免了教条主义的发生。该小组成员在出发前仔细地学习了《地理科学导论》,强化了地理学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理清地理学发展脉络,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把握这次实习机会,才不会丧失这次活动的意义。另外,这次实习还使得几位少数民族的同学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更进一步,再一次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研究地理的热情。当然,对于相当多的一部分外地学生而言,这次活动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旅行。我们探访肇兴、远涉苗疆、深入云峰,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地理人。

在本次实习活动结束后,学生们都积极进行了记录整理和材料归纳总结,升华提炼出地理学规律,并分专题地进行了实习报告的撰写工作。除了文字的记述,组员们还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用以补充说明。这份报告涉及了本次实习活动的多个角度和领域,基本包括文化内涵分析、社会学分析、经济活动论述,但限于成员数量和知识水平,这份报告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是该组成员们一致认为,没有老师的帮助和指点,断然不会有相当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此向为本次实习活动付出艰苦劳动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且向给予帮助的其他小组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第六组

2012-8-20


1

1组员分工情况如下

 

 

分工内容

200907074104

王若禹

屯堡文化及其传承

200907074101

郝家帅

论旅游在西江千户苗寨的扶贫功能

200907042033

刘晨蕾

苗族服饰

200907074006

全永成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落简论

200907074002

张新敏

黔东南千户苗寨建筑聚落分析

200907074084

陈永奇

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及经济状况(以安顺市竹林村为例)

200907074053

姚云长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以黔东南为例)

200907074058

 

苗巫文化

200907074033

 

凯里和安顺城市规划比较分析

200907074007

黄勇梅

岜沙苗族传统文化与森林生态保护

200907074090

 

从与西江苗寨开发对比中探讨安顺屯堡开发与保护问题

200907074074

李方华

浅谈聚落与旅游的关系(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2

二队六组成员

 

1绪论··· 7

1.1实习目的与对象··· 7

1.2野外实习对象··· 7

2实习路线··· 7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9

——以贵州黔东南为例(姚云长)··· 9

1探究区--黔东南侗族地区及文化特质简介··· 9

1.1黔东南侗族地区简介··· 9

1.2黔东南地区区域文化特质··· 9

2黔东南侗族地区的丧葬习俗··· 10

2.1古代葬俗··· 10

2.2当前葬俗··· 10

3黔东南侗族地区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 10

3.1万物有灵与多神信仰··· 11

3.2自然崇拜··· 11

3.3灵魂不灭观念··· 11

3.4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12

3.5其他宗教的影响··· 12

黔东南苗巫文化(吴锐)··· 13

1苗族巫文化的原型以及其民族特色··· 13

1.1苗族对鬼神没有具体明确的界线和界定··· 13

1.2崇拜的多样性--多神崇拜··· 13

1.3崇奉蚩尤始祖神和盘瓠图腾神··· 13

1.4鬼神崇拜··· 14

2苗巫文化的巫性特质··· 14

2.1女巫与男觋并存··· 14

2.2神判高于人判,人的思想受制于神鬼观··· 15

3苗族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16

3.1形成时期··· 16

3.2发展··· 16

小结··· 17

安顺、凯里城市规划比较分析(刘冬)··· 18

1凯里市··· 18

1.1简介··· 18

1.2历史沿革··· 18

1.3城市规划··· 18

2安顺市··· 19

2.1简介··· 19

2.2历史沿革··· 20

2.3城市规划··· 20

3比较分析··· 23

3.1城市职能··· 23

3.2城市性质··· 23

3.3城镇人口发展目标··· 23

3.4城镇化水平··· 23

3.5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24

岜沙苗族乡土文化与森林生态保护(黄勇梅)··· 25

1岜沙苗族的概况··· 25

2岜沙独特的乡土文化与森林生态经营模式··· 25

2.1 生灵崇拜与森林保护··· 25

2.2男子盘长发与森林生态保护··· 26

2.3寨内的清规戒律与森林生态保护··· 27

2.4伐木土葬与植被保护··· 28

3岜沙苗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森林生态保护的思考··· 28

参考文献:··· 29

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开发保护比较分析(杨琴)··· 30

1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30

1.1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0

1.2  文化资源对比分析··· 31

2.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开发现状比较分析··· 32

2.1 开发时间··· 32

2.2 开发模式··· 32

2.3 基础设施··· 33

3. 保护措施··· 33

3.1 从政府的层面上看··· 33

3.2从屯堡居民的层面上看··· 34

3.3从旅游经营者的层面上看··· 34

3. 4从旅游者的层面上看··· 34

小结··· 34

浅谈聚落与旅游的关系(李方华)··· 36

1聚落的概念··· 36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36

2.1聚落的基本特征··· 37

2.2聚落形成的过程与条件··· 37

2.3聚落形成及运行的机制··· 38

2.4聚落的开发与保护··· 38

3聚落分布与旅游的关系··· 39

3.1聚落中影响旅游的因素··· 40

3.2聚落对现代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参考文献:··· 43

 


1绪论

11实习目的与对象

111实习目的

大学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锻炼野外工作的基本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人文现象的空间特点,发现人文地理规律做基础工作;第三,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研究兴趣点和科学探险精神。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人文地理学涉及广泛的领域,但有两大特点:其一:注重区域和空间;其二:注重人地关系。

1.1.2人文地理区域实习,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研究一个区域必须了解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2)考察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的变化规律,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3)人文地理学分支部门的实际表现及存在问题的思考。学生系统学习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等人文地理的课程后,对部门地理有自己的兴趣和思考,实习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

1.2野外实习对象

  人文地理野外调查的实体事物或要素有不同规模,大到区域、聚落,小到地点、场所,甚至像石碑这样的实体要素。具有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的实体要素,我们称作景观。那么区域、聚落、场所等都属于景观。凡是附加了较为明显的人类劳动成分的景观,我们称之为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人文地理野外调查的主要对象。人文地理除了调查这些景观外,还调查不同的社会环境、亚文化体,或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越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要素,越是需要研究。

2实习路线

2实习路线

3韦云波老师激情讲解

同学们认真听讲各组员的论文实习报告请老师见文件内的其他文章,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以贵州黔东南为例(姚云长)

 

丧葬习俗作为历史、民族、地域性的行为模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黔东南侗族地区的丧葬习俗,程序繁多,礼仪有简繁和轻重之分,整个丧葬礼仪不但反映出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宗教生活和民族习俗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而且反映出侗族习俗、信仰、宗教、血缘关系和经济文化状况,本文从宗教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1探究区--黔东南侗族地区及文化特质简介

11黔东南侗族地区简介

 “黔东南”——顾名思义,指的是贵州省东南部,地处湘、桂、黔三省连接的地带。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山区面积广大,峰峦起伏,具有明显的高原地貌和山区特色。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郁郁葱葱,是全国主要林区之一。这一地区是我国侗族的主要聚居区,19567月成立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现居住着苗、侗、布依、汉、水、瑶等33个民族,共有人口444.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64.01万人,其中侗族有141.63万人。

该地区少数民族大多为古“獠人”与“五溪蛮”的后裔。侗族属于古“骆越”的一支。历史上该地区居民的祖先与汉民族的交流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从秦朝开始,中央政府就在该地区设郡置县,“公元前214(秦始皇赢政33)略南越置象郡”;从隋朝开始,中央政府开始在该地区开郡置州;宋朝以后,汉族大量迁入该地区,“宋以后,汉族流寓渐繁,时势所趋,不得不避为疆土”(《贵州通志·宦迹志》);从明朝开始,中央政府开始直接管理贵州,“洪武11(公元1378)置贵州都卫所,开设屯堡”(《明会典》)。永乐14(公元1413)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立行省;清朝的“改土归流”运动,使得更多的汉族进入该地区。“特别是改土归流,清除了关卡障碍,汉人不断迁入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汉族与贵州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以上这些运动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加大了汉文化对该地区的影响。

12黔东南地区区域文化特质

从上所述,侗族自身的文化必然会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但侗族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至今,侗族地区仍然保留着古“骆越人”的一些习俗,如侗族人的住所仍然保持“杆栏式”的楼房,这与越人“巢居”之俗相似。又如“人死后须浴尸剃发,并将剃下之发藏于死者肩旁同葬,反映了骆越人文身断发以避龙之俗”。 侗族大多以姓氏为单位世世代代聚居在崇山峻岭、层层叠叠万重大山的峡谷中、山腰间、平坝上和河溪旁边,侗族人民这种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风俗习惯。侗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有约束作用的至高无上的“侗款”。人们依据议定的“款”,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经营农业生产的同时兼营林业。在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中,侗族人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即一元文化母体所衍生的复合式文化,其表现出相应的文化特性:经济上小农经济主导性、文化模式的主体性以及文化发展的滞后性等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对该地区的丧葬习俗进行考察。

2黔东南侗族地区的丧葬习俗

21古代葬俗

1岩葬:岩葬的形式主要有洞葬和悬棺葬。(1)洞葬。是一种将尸体放入棺材后抬至村寨附近的山洞里存放的丧葬方式,大多一穴多棺。关于洞葬的记载,见于明代《贵州图经新志·卷九》,其曰:“镇宁部民曰康佐苗者……有丧则举以杵击曰,更唱迭合,三五日方置尸穴间。”《炎微纪闻·卷四》载:“人死,以杵击椎()塘,和歌哭,椎()棚者,臼也,葬之幽岩密而无识。”古苗族、古侗族、古仡佬族、古土家族都曾流行过洞葬。(2)悬棺葬,又叫崖葬。是一种将尸骨放入棺材之后,将棺材高置于临河的高崖之上的丧葬方法。“唐张篙《朝野佥载》卷之二,五溪蛮条说: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同其尸,三年而葬……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白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孝。”“元周致中《异域志》卷下说:五溪蛮即侗蛮,遇父母死……临江高山,凿龛以葬。”历史上所谓的“五溪蛮”始用于汉代,指生活在今湘西、黔东、桂北一带的少数民族。

2树葬:即置尸于树上的葬俗。在古代贵州一些地方使用过这种葬俗,如今黎平县境内古时的居民。

3火葬:古代侗族有过将尸体进行火化之后再埋葬的行为,使用火葬是在死者属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下,以求除凶辟邪、使死者的灵魂得以顺利升天而使用的。当地古时居民认为非正常死亡者只有进行火化才能顺利升天,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在阴间找到归宿、驱除凶神恶煞以求人间安宁。当地侗族的火葬是着眼于灵魂福祉的丧葬选择,并在尸体火化后,仍然要用棺木盛好骨灰,按照比正常死亡但多一道辟邪超度的程序进行安葬。这一葬俗在今天侗族地区中仍然流行。

22当前葬俗

当前该地区主要盛行土葬,间有火葬,还将死亡分为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两类。正常死亡是指已经有了子女的成年人及老年人的死亡,非正常死亡包括凶死(成年人、有了子女的成年人使用)和夭折(夭折不能进入宗祠和上神龛供奉,更不能进祖坟)。正常死亡一般用土葬,非正常死亡则用火葬。土葬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葬式,指用棺材盛放死者的尸体,放人事先挖好的坑里的一种葬俗。

3黔东南侗族地区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

黔东南侗族地区的葬俗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涉及到儒、佛、道等宗教文化内容,而起支配、主导作用的还是侗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遗迹。我们知道,“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侗族先民同其他民族一样,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也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观念。“所谓原始的宗教观念,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就是万物有灵,即将人与自然现象和外部力量视为一体,混为一谈的观念。”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和认识能力的低下,人们对自然力和自然物感到惊奇和畏惧,对支配和影响自己的外界现象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这种“万物有灵”观对后世侗族的信仰始终有着影响,因此,黔东南侗族地区一直流行着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而这种信仰又深刻地影响了侗族的丧葬习俗。

31万物有灵与多神信仰

在原始社会时期,侗族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他们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由鬼神主宰,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神灵。侗族所信奉的神灵可分为保护神(善神)与邪神(恶神)两大类。祖先神、土地神、山神、水神等为保护神;瘟神、妖、魔、鬼、怪等为邪神。侗族对各保护神的祭祀有一定的仪式,其目的是祈求平安、消灾减难;对邪神通常是采取先礼后兵的办法,先请法师作法供祭,若无效,则采取驱、打、撵等法与之斗争,如丧葬仪式中的开路。侗族人“对自家成员的鬼魂既是当成祈求保佑的对象,同时也是惧怕的对象,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比如对死人,一方面通过祭典、葬礼来安抚死者,使其鬼魂安居乐业不来扰乱活人,并保佑全家。另一方面又十分惧怕鬼魂回家作祟扰乱”。因此,家中有人死了,必须请道士来超度死者。

32自然崇拜

基于“万物有灵”观念,侗族人民又渐渐产生了自然崇拜思想。“正是从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中,产生了最初的原始宗教崇拜,即自然崇拜。”我们知道,“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历史的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获得了这样的反映”。侗族大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之中,土地是侗族人民赖以生存、生产、生活以至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因此,土地是侗族人所崇拜的对象之一。在侗族地区随处可见的“土地公”以及丧葬活动中送葬时所撒的“买路钱”和下葬时所烧的纸钱就是最好的例证。

33灵魂不灭观念

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侗族先民又认为人有灵魂,并且人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恒存在,自己的始祖和列祖列宗的灵魂都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阴间。因此,丧葬仪式中的点青油灯、开路、引魂幡等一系列仪式就是为了达到避免死者的灵魂四处游荡而与祖先团聚的目的,这些都是灵魂不灭思想的体现。“既然灵魂不但不死,还可以左右活者的生活,出于敬畏心理,因此就要愉悦它、讨好它,致使整个丧葬活动都围绕着灵魂不死观念而进行。”侗族人认为,对死者只要虔诚崇敬和经常地祭祀,死者就会保佑子孙幸福,于是产生了祖先崇拜。34祖先崇拜思想

侗族族在丧葬仪式中还体现了浓重的祖先崇拜的观念。侗族人民崇拜的对象除了全民族共同信奉的女祖先——“萨神”外,每个家族和家庭还各自奉祀自己的先人。如侗族人家的堂屋都修有一个神龛,以祭奠祖先之用,而丧礼中屋堂神龛上祖先的牌位用纸贴上,表示死者的灵魂不与祖先神灵冲撞,这就是祖先崇拜的直接体现。

34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追求的正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易·乾》则提出了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侗族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难以全面把握和认识,但汉文化对侗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侗族人认为,入土为安、叶落归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土”(《礼运》)。“人死日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韩诗外传》)笔者认为,这是侗族实行土葬的认识论根源。

35其他宗教的影响

“道士”这一职业,是道教传入侗族地区后与侗族原始宗教相结合的产物。黔东南侗族地区丧葬礼仪受道教的影响比较大,丧葬礼仪中开路、超度亡灵等丧葬仪式都是道士在组织就是最好的例证。


黔东南苗巫文化(吴锐)

 

苗族巫术历史悠久、景象斑斓,显示了苗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因而对苗族巫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对苗族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肯定和张扬。苗族的宗教信仰发展处于原始宗教的末期,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神灵族谱。这样的宗教信仰直接导致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禁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苗族的宗教世界观简单来说就是灵魂观念,相信灵魂不灭。苗族相信灵魂和肉体是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有时候在一起,有时候分离。这种灵魂观念形成了很多宗教性的仪式。苗族人相信一切的罪恶和现象都是灵魂导致的,因此在遇到厄运的时候,一般通过打扮的仪式慰藉灵魂。苗族人通过共同祭奠仪式神圣化意识中想象的共同体、以及强化原本的宗教世界观。

1苗族巫文化的原型以及其民族特色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少数民族,苗族原始宗教作为苗巫文化的原型,其鬼神崇拜和巫文化颇具原始巫性特色,可以说是研究原始宗教及其历史演变的重要依据。苗族是一个信鬼好巫的民族,苗族原始宗教俗称“巫鬼教”。苗族原始宗教极其核心要素--鬼神崇拜作为苗巫文化原型,现今已化为民风民俗,进入苗族的民间生活。苗族鬼神崇拜有如下一些民族特色。

1.1苗族对鬼神没有具体明确的界线和界定

对苗族来说,鬼可曰神,神可曰鬼。例如“雷神”为苗族尊奉的大神之一,俗云“天上雷公大,地上舅公大”,但雷公也可以称为雷鬼。在一些地区的苗族的祭典活动 “椎牛”,苗族方言称为“弄业”,即“吃牛”的意思。但在其他地区某些苗族村寨又称“弄业滚”,意即“吃牛鬼”。“滚”即是苗族的方言发音,也就是汉语“鬼”的意思。由此可见在苗族人的观念中,还没有善神恶鬼的观念。

1.2崇拜的多样性--多神崇拜

苗族庞大的神团崇拜系统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是罕见的。黔东南苗族崇奉的鬼神俗称“三十六堂神,七十二堂鬼”,这是社会性神祗系列。在黔东南,各种自然物也都是有灵性的,所谓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洞有洞神,无物不灵。

1.3崇奉蚩尤始祖神和盘瓠图腾神

苗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少数民族。这种自我认同意识在宗教层面就是表现在对民族人文始祖神蚩尤的认同和敬奉。“蚩尤”是远古苗族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举行祭祖仪式时都要杀猪供奉他。雷山苗族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疫鬼”的习俗,“枫神”由人装扮,头上反戴铁三角,身上倒披蓑衣,脚穿钉鞋,手持一根木棒。相传这位“枫神”就是死后化为枫树的蚩尤。苗族的大型祭祖典仪如椎猪、椎牛、接龙等活动均与缅怀始祖神蚩尤有关。

1.4鬼神崇拜

苗族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看不見的""""主宰著。在苗族的宗教观念里,鬼有善、恶之分。苗族认为世界有阴阳二界,阳间为人类,动植物世界。阴间鬼神世界。恶鬼作恶多端,敲詐活人的灵魂,致使人痛苦,灵魂离开身体,人就病痛致死。人病了,医治,人痛了敬鬼,人的病痛,医治与敬鬼相结合。苗族每13年举行一次的"牯藏",其实就是为引出山神进寨赐予好运而进行的。神会随时帮助人们消灾减祸,保护牲畜、村寨,但是人如果触犯了神,则会受到惩罚,敬祭结束后,仍然与人为善。苗族人敬鬼神、举行祭祀时摇两个铜铃。有的地方称祭祀鬼神活动?"打棒棒猪"。苗族认为一些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具有神性或鬼性,苗族语言往往鬼神不分,或者两词并用。多数情況下,鬼被认为是被遗弃或受委屈的灵魂和工具所变成的,常給人类带来灾难、病痛、瘟疫或其他不幸,比如所谓东方鬼、西方鬼、母猪鬼、吊死鬼、老虎鬼等,被称为恶鬼。

纵观千古流传的苗族鬼神崇拜,可以了解到苗族鬼神崇拜保留着较多的原生态原始宗教的文化遗留。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原生态原始宗教的产生,表明当时的苗族尚处于人与神共在的神话阶段由此而有多神崇拜,甚至神鬼不分,没有善神恶鬼之意识。随着苗族社会的演进,苗族原始宗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奉体系,但是并没有走向统一的意识形态。

2苗巫文化的巫性特质

苗族原始宗教之所以被称为巫鬼教,其鬼神崇拜和巫师的巫术活动是分不开的。巫文化就是一种以巫觋的通鬼事神的巫术活动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为标志的文化。苗巫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2.1女巫与男觋并存

巫者是从事通鬼接神活动的宗教职业者。考察苗族的巫术世界,既有男觋,又有女巫。男觋也叫巫师和无常;女巫也叫仙娘和蛊婆,他们都是沟通人神的中介。在这些特殊群体中,神巫居主导地位。一般,苗巫、仙娘多赢得人们的青睐,而无常和蛊婆则遭人厌恶和嫌弃。

2.1.1苗族巫师

苗族巫师分苗巫和客巫两类,这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均以父子相承或师徒相传。苗巫以口头相传的方式,掌握大量的咒语、秘诀、巫歌和技能。他们通晓苗族的文化,在群众中享有颇高的声誉。苗巫按其从事的宗教活动门类与事神性质又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通神巫师“故相商”,他们具有灵魂出游的基本能力,能鬼神附体,又能代神立言。二是祭司“故相牢”,这是指比较高级的巫师,一般主持大型隆重的祭祀仪式,如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三是专业巫师,指地理先生“风水先生”、巫师“故相迦”、相命师“故相捏”、占卜师“胜乃奔”等。四是道师即准巫师。

2.1.2仙娘

仙娘是母系制遗风在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一种体现。仙娘的形成源于人神错综,个人的情绪期被压以后的变态的发展。仙娘专事占卜、杠仙、算命等活动,偶尔也进行取骇和治病活动。在苗乡,仙娘的出现往往带有突发性,一旦成为仙娘,就具有了鬼魂附体和灵魂出游的功能。

2.1.3 “无常”

无常也叫“猖王”,一般一个村寨总有一个“无常”,民间充斥了关于“无常”的传说。据说“无常”在夜间能自由地出入地狱阎王大殿,专门执行阎王的命令,伙同其他村寨的“无常”去抓拿某个人的灵魂,然后这个人就会在短时间内死掉,因而“无常”能预知人的死亡。被视为无常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孤僻,行动怪异,神情恍惚或者别具一格的人。

2.1.4蛊婆

在苗区多称为“草婆子”、“鬼婆子”或“琵琶鬼”,中蛊又称为“着药”、“着琵琶鬼”。蛊婆多出现在经济、交通、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古籍记载:“苗家造蛊,每于端午取蜈蚣、蝎子于一器而咒之。积久启观,留其一为蛊。取其涎屎以毒人,奇病百出,即数年后千里外无得免者。”蛊毒由来甚久。春秋左传昭公元年就有“皿虫为蛊,疾如蛊”的记载。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蛊毒之事。而“蛊”又分为毒蛊和情蛊两种。毒蛊,指那种专为害人的蛊,有蛤蟆蛊、蜈蚣蛊、蛇蛊、虫蛊、蝎蛊等等。情蛊则是专为“情”而生的蛊,如果将蛊种入你心仪人的身上,那么,他(她)就会一心一意的对你死心塌地。“蛊”,已经成为黔东南苗族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2.2神判高于人判,人的思想受制于神鬼观

苗族原始宗教在调节人们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处事方面,突出表现为“神判”。苗族的“吃榔”、“喝血酒”、“下油锅”、“踩铧犁”以及“酿鬼”等等审判方式和观念令人寻味。

2.2.1“吃榔”

“议榔”是苗族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成文习惯法,苗语意为赌咒的条款、靠赌咒的魔力以实现扬善弃恶,把法的公正的希望寄托在想象的鬼神世界里。惩罚的方式是“吃榔”。也就是由几个“榔头”到违规者家中把猪或者羊杀了,煮熟后通知村寨每户一人去吃。吃榔以后再当众裁决。

2.2.2“喝血酒”

苗族历来有“喝血酒”以判是非的传统。每当纠纷不解事,人们在天王庙等地,请巫师主持,宰雄鸡滴血到酒碗里,然后纠纷双方跪着对天发誓。理亏的喝血酒者,人们相信短不出三天,长不出三年就会遭到报应,轻则病,重则死,所以理亏者都会因为害怕遭到报应不敢喝血酒,而当场承认错误。

2.2.3 “下油锅”和“踩铧犁”  

这两种方式是先把煮沸油锅和烧红的铧犁放在地上,巫师念咒后先从油锅和铧犁上走过,然后由因偷窃时间发生争执的双方赤脚从上面走过,以其脚是否被烫伤来判定是非。

2.2.4酿鬼

酿鬼信仰是黔东南苗族神秘的习俗文化之一。苗族是一个信鬼好巫的民族。苗族人一般认为鬼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死鬼,即人死后必然成鬼,凡鬼,是必然为祟,在边远落后的苗族村寨,人患病时,一般是先请巫师来家看病,占卜问鬼。苗族人认为巫师是人与鬼的信使,上可入天,下可入地。巫师用看香火、掐稻草、算病期等,上天入地与鬼通话,得到消息后转告病人家属,告之是某某鬼在作祟,想要鬼不为难病人,即准备敬鬼之物,鬼得吃得喝就会离去。敬鬼之物则视鬼的类别而定,不同的鬼须用不同的物品皆有严格规定,不得用错。巫师因是人与鬼的信使,有上天入地可以为人敬鬼消灾的本领,颇受乡人的尊重,在农村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二为活鬼,此类鬼寄生于人身上而看不见,被鬼寄生的人家,且往往不自觉,鬼则随时出而为祟,凡被鬼作弄之人则可以看出来,鬼的容颜与被寄生的人一模一样。此鬼名曰酿鬼,也叫孽鬼。有酿鬼之人家,人皆不敢也不愿与之往来,婚娶更是不易。

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来看,黔东南苗族的巫鬼教是氏族的伴生物,其思想基础是多神崇拜。苗巫文化是以巫觋通鬼事神的巫术活动满足人的去灾祈福的生存需要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形式,巫觋的巫术活动以神辞咒语、卜卦、走阴杠仙甚至放蛊等多种方式,沟通人神阴阳两界,实现人的精神祈求。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苗族的鬼神崇拜。那么,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苗巫文化。“巫”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为复杂的一个名词。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智慧的化身,是灵魂世界和现实世界一切疑难的解答者。今天人们视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文化,其实就诞生于巫文化之中,深受巫性观念的熏染。

3苗族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3.1形成时期

苗族巫术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样式,则应从殷商开始。苗族由于中原逐鹿失利,缺乏地理、政治上的压力等原因,继承了殷商的巫鬼文化传统,加上本民族的生活历史内容,经过若干年的衍变与发展,才形成今天的样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巫文化对苗族的发展和社会文明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苗族先民还不能战胜自然的时候,它通过心灵幻化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显示了人定胜天的本质力量;在部落衰微、民族危亡之际,它也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使得苗族得以生存发展。

3.2发展

在全球化进程中,苗族深受外来的宗教观念、科学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巨大冲击。苗族人对宗教观念逐渐淡化,甚至现在湘西的很多苗民们对于苗族的传统节庆、神话知之甚少。甚至在经济稍微发展的地区,已经完全丧失了其民族性。

小结

由于各种原因,黔东南州大部分苗族的民族性已经快消失殆尽。但是目前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出现了复苏的景象。但是这样的复苏只是表面上的,苗族人应该从思想上和观念上找到自我。在迷失之后,苗族人民应该思考自己的民族性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保留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文化延续和传承下去。


安顺、凯里城市规划比较分析(刘冬)

1凯里市

11简介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地跨东经107°40′58″108°12′09″,北纬26°24′13″26°48′11″,长51.76公里,宽44.3公里。南起舟溪镇青曼情郎村,北至大风洞乡平良都兰村,占全州总面积4.3%,占全省总面积0.74%。凯里市原为炉山县,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在明清时期曾有小京州美称。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是我国主要的民族风情旅游城市、贵州东线旅游中心、贵州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黔中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

12历史沿革

凯里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战国两晋南北朝且兰宾化县,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1958年复称凯里县,1983年设立凯里市。几百年来,生活在凯里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13城市规划

为加快实施“城镇带州战略”,推进“大凯里”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负责规划的凯里市第三轮城市规划(2007——2025年)修编近期完成,这为凯里今后的建设描绘了蓝图。

131规划范围

1)市域规划区:凯里行政区域面积;

2)城市规划区:东至三棵树、开怀,西至麻江下司;

3)中心城区:现凯里市建成区;

132区域定位: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体化:黔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南州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城市职能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苗、侗文化旅游中心。完成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阶段性目标;打造旅游休闲城市,实现区域城市错位发展。

 (3)城市特色的地域化与个性化:充分融入苗侗民族文化、体现地域性和唯一性。

133城市建设目标:

将凯里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旅游接待能力和苗侗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现代化城市。

134产业发展定位:

贵州东南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中国西部具有国际影响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和特色旅游城市。

135区域城镇空间的基本框架:“一心”、“三轴”

1

“一心”:凯里市中心城区是一级中心,含现城区、开发区片区、开怀片区、下司片区。

“三轴”:

1、沿国道65为主轴线,依托其联系下司、开发区、主城区、三棵树组成,是凯里重要的聚合轴,可以和麻江、台江联动发展。

2、西翼次轴线,依托省道306308及今后联系凯里厦蓉高速公路的快速干道形成,联系炉山、万潮等城镇,远景可实现和丹寨、黄平的联动。

3、东翼次轴线,依托省308和凯里至旁海公路展开。

2安顺市

21简介

安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安顺市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历史文化名城,是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2009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四邻分别与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及六盘水相接,属贵州省黔中经济带的西端重要区域。

22历史沿革

安顺市曾有两次较大行政调整。19961月,原属安顺地区的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和息烽县划归贵阳市代管和管辖;20006月,安顺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安顺市,撤销原县级安顺市,设立西秀区。安顺市共辖15县共36个建制镇和44个乡(含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264平方公里,总人口252.29万人。

23城市规划

1956年起,安顺市曾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规划,其中1994年编制完成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于199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两次比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同时西部大开发等外部条件的改变,城镇化的机制有了新的变化,城市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安顺市城区总体规划及建设用地分析

(一)城区总体规划

2

1、城市规划区

规划确定安顺市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区所在的6个街道办事处和西秀区的宋旗、幺铺、轿子山、蔡官、七眼桥、宁谷、龙宫等7个镇及普定县的马官镇、白岩乡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879km2

2、城市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面积152km2,西至关脚,南抵么铺车站,东达两所屯,北接火烧寨,东西长约18.8km,南北宽约11.7km

3、城市规模

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250.0ha,人均85.0m2

(一)城市建设用地分析

3

安顺市城区通过行政体制调整后,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建设过程中的条块分割矛盾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因建设而需调整的关系通过统一的协调机构能得到妥善处理,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淡化了城市建设受地域行政观念的局限性,城市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了充分拓展余地,城市人口、经济的集聚强度增大。城市生产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度增长。城市职能发展要充分体现城市性质,城市建设的标准提高,需要有保证程度较高的用地储备。以安顺市城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城市发展方向分析,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土地,也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为避免土地无序开发,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倡节约用地和挖掘用地潜力,必须严格制定土地年度开发计划和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开发,土地利用还必须成为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安顺市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来源,以林地、耕地、园地、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及未利用土地为主。通过外延上的土地开发并转换使用性质扩大用地,同时强化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和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并进行城市用地的开发整理,保证城市建设的用地持续供给。

3比较分析

31城市职能

主要指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它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安顺:

1)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多的国际性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2)贵州省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航空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和加工业基地;

3)黔中地区的商务信息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生态农产品集散地。

凯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苗族文化中心城市和侗族文化传承地;贵州东部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和新型工业化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黔东南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综合型城市。

32城市性质

安顺:安顺市中心城区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和生态宜居城市,以发展航空工业、先进制造业和加工业为主导,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凯里:黔东中心城市,黔东南州首府,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特色、积极发展现代工业的国际旅游城市。

33城镇人口发展目标

安顺: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117万人,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198万人;

凯里: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59万人;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170万人。

34城镇化水平

安顺:2015年安顺城镇化水平达到40%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

凯里:2015年凯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9%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89%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凯里:2015年凯里市规划城区建设用地为35.32平方公里,人均88.3平方米;2030年凯里市规划城区建设用地为88.55平方公里,人均98.4平方米。安顺:2015年安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58平方公里,人均1116平方米;2030年安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109.66平方公里,人均109.66平方米。

35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凯里:按照拉开构架、轴向延伸、两翼拓展,提升中心的基本思路,构建轴向带状发展,多片区的功能区式布局的城市结构,规划确定凯里-麻江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完善中心城区综合功能,推进南北两翼协调发展为重点,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取向为:东联、西延、南扩、北展、中优

安顺:城市北扩,旅游西进,主要向北和向西发展,适当向东发展,远期跨越贵昆铁路及高速公路向南发展。实现“南限、北扩、东优、西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形成“西动、东静、南秀、北新、中兴”的城市格局。


岜沙苗族乡土文化与森林生态保护(黄勇梅)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全球变暖等自然因素所致,更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模式等因素酿成。然而,在现代化各种利益与经济的冲击下,岜沙,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一个神秘的村落,依靠其传统的民族文化,维持着当地良好地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演绎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岜沙的行走所看所感,挖掘岜沙传统文化与现代森林生态保护的相关联系,以求使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关键字:   岜沙苗族  传统文化    森林生态 

 

1岜沙苗族的概况

岜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属于城关镇丙妹镇管辖,距县城6.5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370多户、2100多人,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岜沙苗族属黑苗支系,传说是随着猎狗迁到这里的。在1700多年前,苗族内部发生分裂,岜沙苗族的祖先被打败后流浪到了现在的月亮山麓。在一次狩猎活动中,其祖先看见猎狗沾了一身的青苔,这使他们很高兴,因为有青苔的地方就有水,有水就能种稻,于是,祖先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他们是被打败后“滚”出来的,所以这里的人以滚姓居多,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还有王、贾、刘等九姓。岜沙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岜沙苗族的历史主要靠口头和巫师来传承。

岜沙村有山林160 hm2,村子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3个自然寨后山均有近百年的香樟枫木、松和杉等风水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自然风光极为秀丽。风水林下是芦笙坪,每当节日或祭祀日时村民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祭神、吹芦笙、唱山歌等。寨内是一排排依山而建,鳞次节比的吊脚楼,多数用杉木修建。每家房前屋后都搭建有禾晾,每到秋收季节,禾晾上就挂满金黄色的玉米和稻谷。禾晾也是芭莎苗族的象征,经询问当地群众才知,禾晾上的横木代表者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横梁多的代表这家人丁兴旺;家里有小孩出生就要在禾晾上增加一根横木,家人去世了就卸下一根横木。每家房前均挂满了禾米,房屋四周堆放着一捆捆柴火。走入村寨你感受不到任何“现代生活”气息,因为这里不管男女老少均盘着长长的头发,身穿自制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中年男子还肩杠长长的火药枪,火枪是岜沙男子的标志,是岜沙男子勇猛无敌的象征。岜沙男子常年身挎腰刀,直筒大裤走起路来呼呼直响。妇女则头带银钗,身着绣有花边的青布衣和蜡染短裙,耳上带着重重的银耳环,似有明清遗风。

2岜沙独特的乡土文化与森林生态经营模式

2.1 生灵崇拜与森林保护

  岜沙人对森林有着特殊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认为“人生于枫香树干”,他们在《枫木歌》中唱道:“最古最古的时候,枫香树干上生出妹榜,枫香树干上生出妹留。”苗语“榜”是花的意思,“留”即蝴蝶,“妹”即妈妈。后来花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再经过与花蝴蝶妈妈有血缘关系的鸡替他孵化,人的祖先“姜央”才生出来。在岜沙人看来,人的诞生是自然的结果,宇宙是先有树木才有人,森林是人起源的地方,人仅仅是自然的一位客人,人类只有服从自然、爱护森林才会得到神的保佑,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和报应。在他们的思想里,每棵大树都是一个祖先的灵魂,而正是这些灵魂的庇护才使他们的村子人畜兴旺、年年平安。同时他们认为树木是有生灵的,越是古老的树木就越有神性,所以在山林里即使树木枯死,也没有人去砍伐它,而是让它自生自灭回归自然。

1

在岜沙后山顶上,曾有一株千年香樟树,村民把它视为林中“大神”。1976年,从江县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爱戴,决定把它捐献去修毛主席纪念堂。岜沙人婉拒不成,只好以最隆重祭祖仪式敬祭“大神”,准备砍伐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然而,在他们杀牛祭祀后,却没有人愿意动手砍它,最后只好从外乡请来两人砍伐,然后装车运往北京。同时,岜沙人为了纪念“大神”,村民们集资在树桩上修建了一座凉亭,并将树桩连根挖起陈于亭内,立碑以视祭祀。

2.2男子盘长发与森林生态保护

岜沙是目前我国惟一保存明清发式的村落。据说他们从明朝开始就有了留长发的习俗,寨内不管男女如谁剪掉头发,往往被视为对祖宗的不敬不孝,最终将被赶出寨门,所以,至今全村男女老少都留着鬏鬏头式。据村民介绍,每个小孩不分男女从3岁就要开始蓄发, 待他长到15岁,最晚不超过19岁时家人要为他举行成年仪式,主要活动是家人请来本族的长老,从田或小溪里打来一些鱼,煮成酸汤给大家喝,同时杀两只鸡祭祀祖先,由鬼师念词主持仪式,将孩子的长发盘成树根状,鬼师则用镰刀将孩子头部周围的头发剃掉,只留一小撮头发于头顶;再让孩子吃下鱼片并喝酒,这就宣告他己成年,可以参加成年人的活动。从此必须保持根状的鬏鬏头式,不许剪发,如剪发则家族内不再认他是本族人。留长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人类的祖先是从枫树上下来的,而树木的根本源于根,树木是有了根才长生不老,枝繁叶茂,人的头发就要像根一样,所以,人应该把头发留下来,这是对祖先、对树神的敬仰。成年男女盘发,一是表示对祖宗的孝敬;二是让他牢记自己已经成年,具有了护林、植树的责任。

岜沙小孩的发髻

2.3寨内的清规戒律与森林生态保护

社会要实现对生活和人们行为的调整,就必须要为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确立一定的标准,并设定某种界限,这些标准、界限即是行为规范。最初级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都源于禁忌或原始宗教。禁忌的功能是对人的本能行为进行限制、制止和预防潜在的危险,保护人类的生存,控制危害。苗族的许多禁忌和宗教信仰与森林生态保护有关。

坟山禁忌。禁忌在坟山上挖掘、砍伐、打猎,禁止伤害坟山上的动物,禁忌把坟山上的任何物种捎回家。从江岜山丧葬不垒坟,植一棵树。一片丛林实际就是一片坟茔,禁忌以污秽之物污染坟山。

保寨树禁忌。苗族居住的苗寨都有保寨树,以枫树为主,其次是楠木、松木、秃衫或其他古木,一旦确认为堡寨神树,任何人都不准伤害。保寨树如果被风吹倒或枝桠断裂,全寨要杀鸡宰鸭祭祀,树干、树枝任其腐烂,不得拿去当柴烧。结婚多年无子的人家,要向古树求子,如果如愿以偿,所生儿子便名叫“豆”即树的意思。

水井禁忌 苗族实行龙崇拜。接龙一般到河里,没有河的地方也可以到井里,于是就有了关于井的禁忌。过路人在井里饮了水,要打一个茅草结谢神灵,逢年过节要焚香化纸祭井。水井的禁忌提现了苗族地区对水资源的重视。苗族多居住于深山之中,水显得特别珍贵。为了保护水的纯净和神圣,禁忌向井中便溺、倾倒污秽之物,禁忌捕捞井中鱼虾。

肩挑柴火的规定。苗族的一些习惯法对林业的生态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岜沙村离县城6.5公里,村民担柴到城里卖,只能肩挑不能用人力车、机动车啦,这是村里的古老传统,从古至今,岜沙村民们都自觉遵守着一条古规,那就是每家的柴山自己经营,互不侵害,且村民打柴均采取轮换砍伐的方式,一年采一片山,以保证该地的林木量,防止过度砍伐,而且对柴火的树种也进行了限定,只许用青冈木、麻栗木等,以便柴火永采不竭。岜沙人砍柴割草坚持用肩挑背杠,没有使用任何交通工具,世代如此,即是省级321公路从寨前通过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岜沙始终传承这一习惯法。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用车拖柴,村子周边的柴几年就会被破坏,所以他们宁可自己辛苦也不使用交通工具。这也是目前岜沙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实现持续经营的主要原因之一。

2.4伐木土葬与植被保护

 岜沙一个神秘的部落,至今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纯朴的葬礼,或者说一生都与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岜沙,有小孩出生,作为父母的要种上一棵树,岜沙人称这棵树为“生命守护树”,让这颗树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而有人死亡,也要在他的坟上种上一棵树,使其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延续。岜沙人死后不分富贵贫贱、老少、男女均采用统一的山葬方式,即人死后立即抬到山上,选取伴随他成长的那棵生命树砍下锯成4-5片作棺木,将死人放入其中,挖坑葬于砍伐的树桩下,然后再从旁边挖来一株小树苗栽于坟堆上。埋葬死人不立坟碑、不垒土,而是以种植树木作纪念、作补偿。树木成活了,枝叶繁茂则表示死者的灵魂永在,生生不息。所以,作为亲属对死者的祭祀就是保护好这棵树木。在岜沙人看来,人来源于自然,那么死后也一样要回归自然,而人死后只有树木才能把他的灵魂长青不老的保存下来。所以在岜沙村你找不到任何坟堆、而四处只有茂密的森林,他们朴素的葬礼既简单扼要,又有利于保护土地和森林资源。

3岜沙苗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森林生态保护的思考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相当的严重,西北、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都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引起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居首位。人们为了生存而向自然界不断索取物质资源,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等,随着人口的不断激增,为了生存人们只能重复着原始的掠夺方式,致使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水土流失的治理代价是昂贵的,其治理措施不外乎三点:一是植树种草,退更还林;二是就地取材依势营造固定梯田;三是动用工程技术寻找水源,必要时让河流改道。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可确定性,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和滞后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固然是最为生态的方法,但是时间要求比较长,而且植树的时间不同树的成活率也不同,虽然国家规定每年312日为植树节,在这一天各地都在进行着伟大的植树活动,于是各级政府都投入巨大财力物力,购树苗栽树苗等等,但是投入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到头来却不见半棵树木,为什么?并不是说树栽上去了就能成活,各种书的生长期不同,需要的环境不同以及栽后的管理措施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树的成活。环境保护的观念不深入人心,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不加注重这些做不到位,水土流失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而岜沙苗族的传统朴素文化给我们上了一堂生态理念的课程,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包含了一些古朴的自然生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隐含着朴素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尽管一些思想带有传奇和神话,甚至迷信鬼神的成分,但他却是苗族人认识自然、识别资源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是苗族人通过长久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岜沙是当今我国苗族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好的村寨之一,当地人不仅保持了清代的长发,且继承了许多优良的苗族习俗,积累了丰富的苗族乡土文化。当

地人在长期与山、林的交往中表现出了对森林独特的理解和认识,特殊的民间礼仪中隐含着朴素的森林经营与保护思想。

资源的管理需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树立文化的观点。用文化感召民众,用文化软实力从更深层次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管理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立法、执法任务,在当前资源管理体制普遍崇尚自然科学的机制下,传统文化正日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和冲击,一些好的传统习俗正在逐渐被丢弃和遗忘。事实上,乡土文化只是也同样为推进人类的发展、资源的保护发挥了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往往在资源管理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更容易被当地人所理解和接受,其保护自然资源更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森林资源管理应当发挥当地人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的主体是当地人,是有着深刻体会的土生土长当地人,当地人对森林有着身后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资源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保护好森林,首先就得充分了解当地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挖掘出来,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制定有效措施于政策,从而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永续经营。

人和自然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岜沙的事实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画面,证明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重要性。随着当地旅游的开发以及世界的开放性越来越全面,岜沙人们为了生活也开始走出山区,走向沿海发达地区,人口的大量外出,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岜沙当地的森林资源也提出了挑战。岜沙人们能否坚持本土文化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而保持原始本色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重要事情,我们应当清楚的知道,岜沙不仅仅是一个村寨,更是一个典范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绝不能以发展经济而牺牲了岜沙的优良传统文化,应加强保护与传承,实现资源保护与社区的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源.文化生态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

[2] 杨松.保寨树[M]//潘光华.中国苗族风情.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 梁漱溟.儒家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4] 杨庭硕.文化视角;苗族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石漠化灾变救治[J].黔南民族,2007,(1.


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开发保护比较分析(杨琴)

 

摘要:本文从资源禀赋、开发时间、成效与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安顺屯堡和西江苗寨。相形之下,资源相当,西江苗寨开发成效颇丰。文章还进一步指出今后安顺屯堡开发的途径。

关键字: 安顺屯堡  西江苗寨  开发  保护

 

西江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非常著名的千户苗寨,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很有特色。她是雷山县、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笔文化财富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很多游客。国内主要是湖南、广东、上海等地偏多。而安顺屯堡的旅游人数及名气远不如前者。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安顺屯堡文化也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资源。这样的文化,既蕴藏着无穷尽的谜底,也就散发出无穷尽的魅力。安顺屯堡文化的皱褶中闪射夺目的辉光,既是那么古老,又是那样年轻,既曾拖着蹄姗的脚步从远古走来,又正迈开坚实的步履向未来走去……岁月将它熔铸成一部引人人胜的典籍,每一页都留下一个难忘的故事。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若不加以特殊保护,易于毁损。保护一个历史文明和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是一个促成历史延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的、艰难而漫长的工作,需要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1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1.1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1.1.1聚落选址及形态

西江苗寨与安顺屯堡的选址都是寨前为河流,寨后为山。不同的是苗寨依山就势,1 2 0 0多户住宅绝大多数修建在 70度左右的陡坡上,从山头到山顶,鳞次栉比。而屯堡则选择在山间平地或沿等高线而建,不靠山,不靠岸。苗寨平面布置是以堂屋为中心,并向两翼展开的干阑式吊脚半边楼。屯堡平面形态既沿袭了明清江南地区三合院民居的部分特点,又结合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形成了封闭性较强的三合院、四合院,或部分联体三合院或四合院,部分单栋五至七间加耳房的格局。从这一点上看,两者都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深深打上了本民族特色的烙印。

        

苗寨依山而建                        两山之间的云山屯

1.1.2建筑风格

西江苗寨因处于贵州黔东南地区,气候温和,水热条件优越,空气相对湿度大,以及土地有机质积累较多,分解缓慢,极为适合林木生长,因而黔东南建房多选用木材。相比而言安顺一带多山,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那是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决定。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吊脚木楼一般为三层 ,下层为饲养家畜禽类的圈舍 ;中层为人居住 ;上层为客房及堆放杂物之用。苗寨四周群山环抱 ,一条清水小河穿寨而过 ,依山傍水 ,吊脚木楼鳞次栉比 ,次第升高 ,高处凌空高耸 ,低处平坦舒展 ,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 ,屯堡村寨建筑多由民居、戏楼、祠庙、屯门楼、碉楼等建筑组成。村寨外围多砌有坚固石墙或利用高大建筑山墙,形成封闭结构。两者都可谓民族建筑之瑰宝。屯堡建筑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建筑在吸收江淮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更注重军事防御功能,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屯堡人的封闭性,开发较晚且大大落后于前者。

  

屯堡建筑与徽派建筑的融合   屯堡石头的墙           苗寨干栏式建筑

1.2  文化资源对比分析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西江苗寨体现了多彩的民族特色。而屯堡文化的多彩性不亚于前者。其中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除此之外还有唱书、唱佛歌、唱孝哥等耐人寻味的文化选项。安顺屯堡女性服饰仍传承明朝江南服饰特征。右衽式的大襟、大袖.蓝色和紫色长袍.丝绸腰带.大足尖头绣花鞋以及”梅花管簪”发式.无不述说着悠久历史,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戏剧活化石---地戏                             屯堡服饰

2.安顺屯堡与西江苗寨开发现状比较分析

2.1 开发时间

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511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此挂牌,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益增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西江千户苗寨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虽然农业依然是西江千户苗寨的主导产业,但在过去十余年间,大量慕名而来的旅游者陆续前来观光,逐步推动了西江旅游业的发展。而2001年国务院才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较前者从旅游开发时间上来讲还是较短,运营不成熟。

2.2 开发模式

西江苗寨1200户集中分布,而屯堡则较为分散,其中以云峰八寨、天龙屯堡等较为有名。在旅游模式上,西江苗寨集购物、住宿、表演为一体,在经济上对西江有极大的带动作用,而屯堡此处以云峰拔寨为例,游客多来此地参观,且半天至一天就可以完成,寨内没有商业街,没有旅店、饭馆,没有充分发挥旅游对屯堡相关经济的带动作用,单单依靠门票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西江苗寨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旅游开发的方面成为了一个让旅客参与式的、体验生活的、学习当地文化的一个旅游社区。西江人民的点点滴滴的生活早已融入旅游,村寨里的人民拿出了主人翁的精神,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保护着好自己的家园。而安顺屯堡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目前一些民居大部分产权仍旧属于私人,由业主在继续使用居住。在旅游开发中的缺乏主人翁意识。

             

西江千户苗寨的酒吧                              破旧的屯堡民居

2.3 基础设施

相较西江苗寨的干净整洁,屯堡许多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重门深锁,杂物堆积,房间阴湿多虫,有的甚至失修坍塌。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维护已迫在眉睫。屯内没有排水沟槽,卫生、洗澡和厕所的问题无法解决。越来越多的居民搬走或外出打工,昔日热闹兴旺屯堡逐渐成为冰冷的空楼。在云上屯还发现居民用水没有水闸,导致水到处流,路面湿滑,影响游客行走。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革新直接改善了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适应现代化生活需要的基础物质环境;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由于施工的简化和材料的模式化,新建建筑存在形象单薄、千篇一律的问题,过分强调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了空间的趣味性,聚落景观失去了田园野趣的情志。在云峰屯堡随处可见钢筋水泥的建筑参杂其中,影响了屯堡整体的景观。

                       

在云峰屯堡随处可见钢筋水泥的建筑参杂其中           干净整洁的西江街面

3. 保护措施

3.1 从政府的层面上看

纵观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政府对旅游业进行干预(包括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可以影响和控制旅游需求,也可影响和控制旅游供给。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的直接方式对屯堡的开发与保护实施引导;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基础设施的提供等等手段,使屯堡的的经营行为控制在政策目标允许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制订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补偿居民的损失,把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身于屯堡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当中。政府部门对屯堡保护的重点应该是改善其基础设施和生活居住条件,以及对居民进行适当培训,使居民得到关于旅游的基本常识。

3.2从屯堡居民的层面上看

长期生活在屯堡的人们由于受教育程度等问题,在对当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往往缺乏全局和长远意识,讲求当前利益。安顺屯堡分散在云峰、天龙、九溪各地,各地政府、居民都留有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努力宣传自己的屯堡,有些人还恶意贬低别的屯堡,造成旅游者误解屯堡旅游资源,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要真正让每个居民都参与到屯堡的保护问题上来,笔者认为应加强居民的思想引导,让居民明确发展旅游可以给他们带来多种经济利益,如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等等,让他们真正当屯堡的主人,主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只有当地居民参与进来,才能真正调动其作为东道主自觉维护当地屯堡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性;要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主客体双方的利益得到兼顾。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

3.3从旅游经营者的层面上看

安顺屯堡就知名度来讲,还不够,旅游经验者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特色的大型屯堡文化活动,使更多人爱上屯堡文化。另外旅游经营者在屯堡的开发中不能喧宾夺主,以现代化的建筑破坏了屯堡原有的古朴景观,以新压古。要制订保护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着互相协调的原则,避免破坏其和谐,才能取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4从旅游者的层面上看

随着旅游者的来访,也会对屯堡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旅游带来大量的废弃物破坏了环境的美感;旅游者能使屯堡景区出现交通阻塞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空间相对缩小等等问题,从而导致其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降低来访旅游者在此逗留期间的旅游经历质量。旅游者应该约束自身行为,尽量不破坏当地居民平静和谐的生活。

小结

目前西江苗寨和屯堡都存在大量本地人外出务工的现象,他们在外地打工,受到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在这两者的发展中都要保护好原有的文化传统,并处理好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创新而不丢弃传统。政府、屯堡居民、屯堡经营者乃至旅游者都需要共同关注屯堡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主导屯堡整体规划,做好屯堡区域旅游联盟,使各地屯堡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一致目标,共同发展屯堡文化旅游;屯堡居民自身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屯堡的保护,一个旅游接待地区的居民如果自己都不注意维持和爱护当地的环境,外来旅游者更不会认为自己有义务这样做了;屯堡经营者应在对屯堡居民进行适当培训的前提下,承担一部分工作,如售票员、导游员、导购员、清洁工等等,使当地居民真正参与到旅游业中;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在享有和行驶自己权利的同时,也有爱护自然,保护旅游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总之,安顺屯堡开发的保护措施亦要一步步完善以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德启. 贵州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张晓. 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兼论文化保护与

开发的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2007.03(27)

[3]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

[4] 姚晓英.关于屯堡文化与旅游的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1

[5] 安顺市文化局:揭秘安顺[M].贵州人民出版社

[6]郑正强.最后的屯堡[M].贵州人民出版社

[7] 徐晨慧. 安顺屯堡院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 陈志永,杨爱军.黔中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产业观察


浅谈聚落与旅游的关系(李方华)

 

摘要:聚落是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各民族对自然环境积极适应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史迹,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聚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对聚落的相关了解,揭示其特征,为合理开发少数民族聚落提供依据。

关键字:聚落  旅游  形成  开发  发展  关系

 

作为大学生在谈到聚落与旅游时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些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甚至你还到过很多的地方游玩过,或古村寨,或著名风景区,或历史文化建筑、或名人故居等等。但是你仔细研究过古村寨、著名风景区、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故居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同是古村寨、著名风景区、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故居,但有些地方旅游业开发得很好,而有些地方则很落后。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接下来我就这次人文地理实习浅谈一下聚落与旅游的关系。

1聚落的概念

聚落,本义是指村落,后来泛指人群聚居的地方,包括都市、城镇和乡村等。它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是由共同成员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聚落是一种空间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而我国传统聚落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与其由来的模式不断发生改变演化而来的。它蕴含着几千年来各时代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是有一定外部条件和一定内部结构的系统性整体。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在历史上,村落先于城市形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村落的发展。但村落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暑御寒、遮风避雨和防止野兽袭击。但是,人类初期并没有固定的栖息地,主要是利用自然洞穴藏身。原始村落多建在森林茂密的低山林区,以便于狩猎和采集。此外,在海边、河边还进行着原始的捕鱼活动。由于人们完全依靠天然食物,如兽、树果、草类等,而这些天然食物容易枯竭,食物的获取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因此人类活动的范围经常大范围的移动,居住地流动不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步走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与畜牧业发生分离,产生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人类的固定居民点——村落,我国村落文化的形成正是这次革命的结果。距今70008000年以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产生了长期性的村落。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的产品有了富余,交换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资料有了可能,这就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随之村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手工业的城市,村落则以农牧业为主。商业性城市对村落的发展发挥着农产品集散地和物质供应中心地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村落经济地发展及村落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工矿业城市的出现,带来了服务于城市的郊区农业村落的发展。加工业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使专业性村落的出现,并随加工业性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村落是我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是乡土社会人群聚居、生息、生产的地方。其规模大小不一,有个别住户的孤村,也有百万人口的大村。我国封建社会的大村,多以大地主宅地为中心,四邻住着佃户或者帮工。村落中阶级对比明显,地主居住着宽敞的院落和砖瓦大房,佃户则居住在茅草小屋中。村落街道以通往地主宅地的干道为中轴,而通向四周佃户住宅的都是些羊肠小路。这些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丰富宝藏,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2.1聚落的基本特征

聚落在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系统整体性和生态发展性两个方面的特征。

(1)系统整体性特征

本身就是由各种自然及人文场所构成的整体系统,由此衍生的文化也同样具  人类聚居点备系统的特征,这种系统本身是自律、调和、均衡的,在没有特别外力作用下,它将保持这种文化形态持续发展,这也是现在许多文化聚落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现如今人们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原有的聚落进行改造加以开发,这虽然表现为在外力作用下对聚落系统进行改造,但它并没有破坏这种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2)生态发展性特征

传统村镇聚居点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生态特点,它们象一簇簇植物一样,在多种人文及自然条件制约下选择了合适的地点,并由小而大的向前发展,形成今天这样的布局规模及形态,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时期,因此其中记载和蕴含了历史、人文的沧桑及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历程,这也是现存聚落空间魅力所在。

2.2聚落形成的过程与条件

村镇聚落的形成是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应的人群等有关,聚落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相对于文化总体而言,与此相比较有独特风貌及人文特色的文化聚居点。我们才有研究的价值。因此,对于聚落形成发展与旅游的关系来说,形成的条件更苛刻一些,比如,临近大城市,交通信息相对发达的传统村落,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更强烈、已逐步丧失其固有的文化特色而趋同于时代文化,就聚落文化价值而言,已大大降低了。但也并不能说它豪无价值,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强烈便说明它赶上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或者说它正与时代潮流同步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具体来说,其选址多遵从中国传统风水相地理论,适宜于小规模人群居住,(贵州云峰八寨中的本寨),规模不大,受外界影响较小,有相对约定俗成的生活习俗及信仰作为行为准则,即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2.3聚落形成及运行的机制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般是簇群模式发展,受自然力制约,因此符合飘积理论的原则。

簇群理论是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观点,同样符合聚落的形态、特点。从生态学角度看,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从总体上更符合飘积原理。

飘积的形态是自然条件中在自然力作用下所体现出的最普遍的一种状态。它由美国人格兰特在《庭院设计》一书中提出,最早用来分析自然界中的自然线势和生物群落的分布状态,用于景园学,而民居聚落的形态也是如此,是在一定自然力作用下,通过人的活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来的空间形态,其机制在于人力与自然力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且体现人与自然的顺应与统一,聚落空间是以簇群形式和飘积的形态而发展和演变的,它所体现出来的形式更像是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解释一下簇群和飘积。簇群原本并不是用来定义聚落的只我们引用其表面字意而以,从字面上看意指一个族群的集聚过程,指在族群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族群是从一开始就在一起生活,它的族群原本就是一个庞大的族群。而有些小的族群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很小,而在后面又有其他的族群并入到这个族群中来就使得原本很小的族群逐渐变得庞大起来,这种由小到大的族群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他称为簇群。简而言之,就是指某个组团由小到大的过程。飘积理论也是指一个集聚过程,但他的集聚过程又和簇群不同,从简单层次上看飘积也是指一个由少到多的聚集过程,如一个族群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有几十户人家后来又迁来几户,再后来又迁来几十户。这样像风吹落叶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在地上堆起一层厚厚的落叶,而族群的飘积也就是这个原理。

2.4聚落的开发与保护

由于原始聚落多落后于现代科技文明,且由于历史自然的变迁,及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这种文化形态的存在出现了危机,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如何用文化及景观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维持这一文化现象的生存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在此提出以下几项原则:

 (1)继续加强和深入聚落生态文化研究,对某些未知领域应尽快发掘、整理和评估,对将要开发建设的聚落应多方联合,从立法和学术两方面的结合去控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全国统一研究规划,对现存所有聚落文化进行总体普查研究和评估,划分区域与等级,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及法规,减少局部地区乱开发和建设而带来的破坏。

 (2)重视社会法制与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与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当地居民而言,在保持原有良好传统的同时,及时引导正确的建设观念,研究适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护为前提,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利益。

 (3)引入绿色生态建筑概念,建立聚落文化保护的框架模式,引入现代技术(如自然能源利用、无污染能源的利用),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重视量化设计理论的运用,用科学的数据作为设计的依据。对于现存民居聚落中的建筑,应系统研究其建筑美学规律、色彩搭配、结构体系、构造及施工工艺、建筑内外热工环境及舒适度、光环境及舒适度、当地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为基础形成完善的基础资料,并建立物理模型,进行量化评估,由此提出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时再结合相关文化保护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论证及实施。

 (4)尊重现存民居聚落形态的区域性及唯一性,研究总体及单体特点,注意在重新设计规划中的运用,在结合现代技术及文明的同时,保持原有风貌及特色,改进内部功能环境质量,不宜任意创新或引入外来文化,因为建筑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5)对于聚落地的开发利用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一窝蜂现象,在没有科学的研究论证和完善合理的方案之前,不应盲目开发建设,因为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聚落是人类文化生态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其存在的形态及发展演变的规律,认识到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不可操之过急,应树立大环境的观念,以科学的和对人民文化遗产负责的态度去开发、利用和建设,使之能够成为惠及子孙后代的永久财富,以它的可持续性发展来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健康发展。

3聚落分布与旅游的关系

中华民族古老的聚落文化为世界积累了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丰富经验,是现代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珍贵遗产。它蕴涵了各民族先辈披荆斩棘的艰辛和繁衍生息的历程,凝聚着华夏祖先的智慧和心血,已成为巨大的文化财富。保护和开发传统聚落及其文化旅游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它除了可以让本国人直接拥有重温过去文化的功能外,更是象征民族传统与独立于世界的积极意义。因此,传统聚落的有无,不会直接严重影响一国居民的生活和经济,但却是提高本国人民传统精神文化与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传统聚落及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大中城市。城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最为集中之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大都选择在交通便利、依山傍水之地,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城市经过从古到今的发展积累,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城市建筑历朝总是在不断拆旧建新,成为历史轮廓的具像体现;城市都是一定地域的商业中心。更可贵的是,由于城市所处地域不同,地质地貌情况不同,加之政治经济文化的侧重不同,因而风格不一,这是永远开发不尽的潜在的旅游资源,对于科学研究、商务活动、观光探奇者都是有价值的目的地。传统村落也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它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形式,容易成为城市居民心中休闲的意象,使传统村落成为满足休闲的场所。适度开发传统聚落及其文化资源,可以激发旅游者返朴归真的情怀,寻求传统文化的安闲与宁静。

同时,旅游的深入开发也促进了传统聚落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旅游者正是为了追求一种身心上的跨文化的享受才参加旅游活动的,越是具有异质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为了满足旅游者追求不同的文化体验的需求,原先在当地视若无睹或者几乎被人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和开发,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发扬,濒临湮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丽江古城和安徽黔县古村落等已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不仅作为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受到外来游客的欢迎,而且大大激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3.1聚落中影响旅游的因素

3.1.1、聚落中交通与旅游的关系  

在现如今的社会交通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缺,它影响到生活的各方面。而就聚落中交通对旅游的影响也是非常大,我们就以西江苗寨为例来说一下聚落中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现如今的西江苗寨在交通方面还是比较完善的这样各地方的游客才能很好的到达西江苗寨旅游、参观、考察。如果交通不便哪怕那儿风景很美但地处偏僻的地方就会相对很少有游客去旅游、参观与考察。这都是现代人的通病,出门没车是行不通的。

3.1.2、聚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聚落文化对旅游有很大的关系,聚落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体现了特定地域环境和一定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等。在贵州境内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原始的自然环境、原生的民族文化和原貌的历史遗存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生活在贵州的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迁徙、流动的过程中,受贵州地理环境多样性的影响,特别是山川的阻隔,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既杂居、又聚居”的聚落形态。贵州民族都找到了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且由于贵州高原山地峡谷环境的封闭性制约了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其各自长期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出“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特点,这种原生态的多元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的保存共生的展示,不仅在国内,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形成的多样而又独特的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具有各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就如朵朵绚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花点缀在贵州高原之上,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千岛”。这一奇特的少数民族聚落文化对贵州的旅游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1.3、景观价值与旅游的关系

在聚落空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演变模式,因为大多数聚落空间不是短期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于建筑文化地域运动的影响,使不同阶段的发展具备一定差异性,总体上每个聚落内部不同组团也呈现出相对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现象。就总体而言,不同聚落有各自的营造方式与法则,这些独特的聚集与建筑过程体现出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其美学及景观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景观价值对旅游很重要,但还得看其在长期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完整程度。有些景观价值很好但保存不完整也会影响它的总体景观效益。

3.1.4、特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含而不露,奇而不怪,美而不艳,浓淡相间,回味无穷,是古村落建筑美学的主要特征。走进那一片黑瓦之下和高墙之内的大屋,高堂深巷,一重接着一重,花棱拱壁,令人目不暇接。回回曲曲,似曾相识又别开生面,进进出出,难辩东西如入八卦之阵。左顾右盼之间,步步有景,引人入胜。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有特色的建筑文化。中国古民居最富有特征的是他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梁一柱、每一窗一棂,都有文化内涵。如黔中布依族的石板房、黔东南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彝族的柱房和土墙房等……这些建筑个个显得雍容大方,气宇轩昂,砖雕木刻或疏郎淡雅或精雕细琢。古建筑不仅是石头的史书,还是古代文明的一种视觉媒体。由这些建筑承载着的文化艺术和精神元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绵延不绝代代相传。这种特色的古建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 重要吸引作用,它不仅具有美学、考古学等作用,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瑰宝。

总之,不同区域影响旅游的因素不同,在现实的各区域中,以地域为活动空间,各地域之间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的,如有上述所说的交通、景观价值、聚落的完整程度以及特色文化等等之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对旅游有其影响。在这里我们就不对其他的因素,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等进行逐一的介绍了。

3.2聚落对现代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聚落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对这一瑰宝本身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而且对建设旅游大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深度挖掘少数民族聚落中的优秀内涵,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打造精品

除被外界所知的西江千户苗寨、岜沙苗寨、肇兴鼓楼等外,尚有许多独特的聚落隐藏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中及其他地方,而有的聚落的载体正渐渐消亡。聚落是讲求生命力、延续力的产品,除外在的表现形式外,其内容将是决定其价值高低和吸引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应深度挖掘少数民族聚落中的优秀内涵,思考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寻找这一文化背景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态,为现代文化的形成寻找交流的根源和依据,找到与现代文化的链接点,将聚落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的延续与发展。

目前,尽管在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上下了很多功夫,但“小、散、短”的现象仍未根本性改变,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链条依然很短,可供消费的旅游产品还不够富足,结合时代需要和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依然不够丰富,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聚落及其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结合时代特点、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打造精品,将具有潜在竞争力优势的聚落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整理,摒弃天女散花的思维模式,集中力量聚指成拳,确实将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少数民族聚落率先推出,通过重点发展、优先发展带动整体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2. 加强少数民族聚落中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很多的聚落地,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人们在服饰、生活方式、礼仪、民居等方面被汉化或过分追求时尚化,或对本地的乡土文化了解肤浅,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层,濒临失传。另一方面,在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地域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影响,出现了人们盲目的旅游开发,包括资源过度开发、旅游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和浪费等,使聚落地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难度大,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依托的是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资金加以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挖掘、传承,除靠政府的投入外,在旅游开发中要让聚落地的居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主动配合并监督政府、开发商加以保护和维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加强对村寨公共建筑和设施的保护和修复,对文化遗产载体的民间艺人进行普查登记,对各个民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民族文学、音乐舞蹈、诗词歌谣、乐器演奏等以文字音像等进行记录和整理,加强对聚落文化产生和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制定高品位的、保存个性化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加强政府主导、形成发展合力

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是推动少数民族聚落在现代旅游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在全国全省上下形成发展旅游是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贫困地区群众走向富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项富民工程,在全国营造领导重视、干部关心、群众参与、全社会关注、支持旅游发展的氛围。二是要坚持全国全省统一规划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相关规划,坚持先做规划、先做环境、先做基础设施、后开发项目的原则,并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和对资源的破坏。三是通过制定激烈政策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宣传,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建设,邀请旅游专家、学者深入少数民族聚落地进行聚落文化研究,引导聚落及其文化的旅游开发规划。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旅游局. 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分析报告[R]. 贵州,20081 2- 1 5.

[2] 陈惠琳等. 人文地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 00- 1 1 2.

[3] 赵星(1978—)   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   2010 年第3

[4] 保继刚   楚义芳等   旅游地理学  ISBN  9787040077292

 

 

上一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下一条:安顺学院资环系09级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实习计划

关闭

  地 址:安顺开发区学院路25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服务热线:0853-3459718 | 邮编:561000
办事指南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隐私说 | 版权声明 | 使用帮助 |
版权所有© 2012-2014 ICP090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