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质量工程>>院级精品课程>>正文

气象学与气候学

2015年10月18日 10:33  点击:[]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课程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负责人                           

                讲师                

所属部门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           20155            

 

 

 

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制

 

 

填 写 要 求

 

一、    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原则要求使用小四号仿宋体填报。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2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另附纸说明。

六、    填写具体内容时,请将表栏内提示内容删除。

 

 

 

 

 

课 程 情 况

课程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公共选修    □专业选修

所属专业

地理科学

所在教研室

地理科学教研室

课程初始开设时间

2007

近 两 年

学生人数

253

使用教材

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评教情况

近两年平均分:98.12

一、课程现状分析(课程团队情况、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课程改革情况、课程定位、课程资源、存在问题等方面)

1. 课程简介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1993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建立之初即开设。最早是在地理教育专业(专科)与其他部门自然地理课合并在"自然地理学"中开设。2005年,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安顺学院,2007年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地理科学本科学生一年级第二学期授课,周学时为3学时,总学时为54学时(包含实验学时18学时),学分为3学分。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最初由娄昭老师主讲,2007年起该课程由杨静老师担任主讲教师。20多年来,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期间,还建设了《自然地理学》实验室,为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基础保障。

2.教师团队

2.1人员构成

 

性别

出生年月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杨静

1979.10

讲师

自然地理学

主讲,指导实验实习

娄昭

1969.08

 

自然地理学

辅导答疑,指导实验实习

王红

1977.09

副教授

自然地理学

主讲,指导实验实习

王家录

1969.09

副教授

自然地理学

主讲,指导实验实习

班荣舶

1987.04

助教

自然地理学

辅助批改作业,实习带队教师

 

 

2.2教学队伍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及学缘结构: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师队伍成员分别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均具有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学历,其中1人博士在读,其余均获得硕士学位。

教学队伍的年龄及职称结构 :从年龄结构来看,承担该课程课堂教学的5名教师以中青年为主,40-50岁以上的2名,30-402名,20-301名,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人、初级职称1人。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7

  由以上信息可见,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保障。

2.3教学改革与研究

近五年来,针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理论探讨研究及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制与修订 

近五年来,结合我院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修编及课程整合探讨等工作,制定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并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合理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与教材建设 

根据地理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及安顺学院相应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通过与相关课程教师的探讨、交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了更为合理、科学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体系。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 

  为保障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及时反映学科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主讲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推陈出新,教师通过钻研业务、开展科研、与国内同行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既具有坚实而广博的专业功底,又能够学有所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好评。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设备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合。

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包括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实验教学内容、探索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4师资培养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采用了“以老带新”与集体备课的方式。

“以老带新”通过老教师课堂教学的示范以及平时的指导和帮助,使青年教师很快地进入状态,熟悉和掌握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些要求。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集中团队的智慧,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完善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

 

 

方式和方法,同时还通过经常性的集体听课制度,督促青年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受到了师生的好评,教学效果良好。

3.教学条件

3.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长期以来,本课程一直使用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本书第一版于1979年问世,1985年出版第二版,1997年出版第三版。曾经多次印刷,在全国数十余所高校使用20多年。在此期间曾分别在上海、广州、长春、兰州、昆明和重庆等地举行过多次教材评价和分析会议,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了不同地区的气候调查。几经修改、完善,使其成为目前我国同类教材中的优秀者,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本书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该教材第一版曾于198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纪念奖,1988年本书第二版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二等奖。
  在教材的不断修订过程中,编者力求保持原教材的优点,并针对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和在教学计划中本门课程教学时数减少的现实,进一步精选和更新教材内容,缩短篇幅,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整个教材安排了气象、天气、气候及实习四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放在气候上。第一~第四章为气象学部分的内容,第五章为天气学部分的内容,第六~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的内容。前五章有关气象和天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气候学的物理基础和天气学基础,第六章至第八章则在前面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气候的形成、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并以大气环流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从它的形成原理、主要系统、运动规律和它对热量、水分的输送等,把整个教材内容贯穿起来。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该教材的内容与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是一致的,体系结构是基本合理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能够适应目前教学的需要。
3.2拓展性资料的使用情况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还推荐了丰富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期刊、著作等。这些期刊和著作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贵州数字图书馆等获取。另外,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了相关的网站,鼓励学生积极拓展知识面,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撰写课程小论文。
  这些拓展性资料的介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和更大的空间。
3.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是结合学院实验室条件并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教材,教学效果较好。但目前仍在出版和发行的实习教材难以很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下一步的课程建设计划中就包括实验讲义的编写工作。
3.4实验性教学环境
目前我院建设有自然地理实验室,但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方面的仪器设备甚少,不能满足正常实验教学的需要,目前正在进一步建设中。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实验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3.5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和学校周边有大量的机房,学校建设有较为通畅、便捷的校园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等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完毕后,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浏览丰富的教学资源,创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4.教学方法 
探讨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本着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等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辅以演示法,实验法,课堂讨论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坚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技术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介绍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以及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等途径,使学生能拥有自己的第二课堂,进一步吸收、拓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加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
  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经常性地布置一些内容相对广泛的课外阅读作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尝试进一步地探究,并选择部分学生做专题发言或讲演。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5.教学内容
5.1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本科地理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解释有关的天气、气候现象,认识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规律,理解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气候变迁的原因及史实,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5.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体系可分为三部分:普通气象学(第14章)、天气学(第5章)与气候学(第68章)。其中普通气象学是基础,气候学是重点。具体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如下:

第一章  引论                            2学时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8学时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6学时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8学时

第五章  天气系统                           4学时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8学时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            6学时
第八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4学时
5.3课程的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大气的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主要气象要素和状态方程;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气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大气降水的产生;大气运动的产生和规律;主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分布与变化。
课程难点:大气的热力学;大气运动;天气系统。
5.4实验教学与效果
自课程开设以来,一直坚持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6.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该课程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需加强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维护。虽然该课程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案、教学ppt齐备,但由于缺乏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教学资源还未上网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实验室建设力度不够。目前该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性课程共用自然地理实验室。但气象气候学方面的实验器材与设备陈旧、简陋,可有效利用实验设备太少,部分仪器设备损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二、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预期目标和工作措施

 

1.具体内容

1.1加大课程网络教学力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建设《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上网,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案等应及时更新,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1.2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丰富教学信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视频及音频资料,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二是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大气现象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解释身边每时每刻发生着的各种大气现象;在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依托自然地理实验室建设平台,购置本课程需要仪器设备,尽量争取在本校区内建立气象观测站,方便学生观测获取气象基础资料数据。积极完成《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手册》的编写工作。

1.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大教学研究力度。鼓励个人或团队积极申报或参与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项目,丰富教学科研成果,并将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中。

2.预期目标及工作措施

紧紧围绕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坚持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重,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和研究本课程的教学规律,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建设院级精品课的基础上,力争打造校级精品课。为此,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不断更新教学资源体系,完善《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网络教学与管理系统。开设网络讨论、答疑板块,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

②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可引入3Dflash、视频等,增加课堂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购置本课程实验仪器设备,初步建立气象观测站,从手动气象站到自动气象站逐步转化。

④通过开展“以老带新”、集体讨论等方式加强本课程师资力量的培养,逐步建立起一支紧密合作、力量雄厚的研究型与教学型相结合的团队。

 

 

 

    三、课程建设计划

 

1.建立课程体系更新制度。如能批准,力争在20159月前建立“课程体系更新制度”,并完善当前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课件并在校园网站发布。同时建立网上讨论与答疑平台,上挂讨论问题卡,并每月更新。

2.加强实践课程建设。除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建立气象监测站外,争取20159月前完成《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指导手册》的编写工作。

3.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制定团队研究计划,定期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地理科学学术会议,加强本学科科学和教改研究,力争每年有1篇以上相关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建立对外联系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四、经费使用计划

 

项目

经费(元)

团队建设

300.00

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300.00

教学改革

300.00

资料费、印刷费

100.00

合计

100000

 

 

 

           负责人签字:                        

 

           课程组成员签字: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杨静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9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13985319170

 

硕士

职 务

 

E-mail

651029998@qq.com

所属教研室

地理科学教研室

研 究 方 向

自然地理学

 近三年来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学年学期、所授课程、学时、学分、学生人数、学生评教分数)

学年学期

所授课程

学时

学分

学生人数

学生评教分数

12-13,一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36

2

76

94

12-13,二

气象气候学

气象学

54

54

3

3

61

67

99.42

98.78

13-14,一

环保

36

2

70+61

95.94

13-14,二

气象气候学,环保

54

36

3

2

66

76

95.36

96.81

14-15,一

环保

36

2

61+66

98.86

14-15,二

气象气候学

环保

54

36

3

2

60

66

 

近三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尤其注明教改论文情况):

   

杨静,张磊,王恩文,王家录。安顺市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246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金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安顺市为例(黔科合J[2010]2023号)

 

 

 

 

 

 

主讲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1

  

王家录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9.1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13595383639

 

硕士

职 务

 

E-mail

Lu226

所属教研室

地理科学

研 究 方 向

 

 近三年来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学年学期、所授课程、学时、学分、学生人数、学生评教分数)

 1.近三年来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学年学期、所授课程、学时、学分、学生人数、学生评教分数)

 

2.2013-2014第二学期,11地本《岩溶学》《综合自然地理》(36学时2学分),学生77

3.2014-2015第一学期,12地本《岩溶学》(36学时2学分),学生60

4.2014-2015第二学期,14地本《地质地貌学》(54学时3学分),学生60人;13资源《科学研究与论文指导》(18学时1学分),学生61

 

近三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尤其注明教改论文情况):

  1.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安顺地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主讲教师2

  

王红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8.8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硕士

职 务

 

E-mail

 

所属教研室

土地资源管理

研 究 方 向

土壤环境

 近三年来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学年学期、所授课程、学时、学分、学生人数、学生评教分数)

1.201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54学时,3学分,75人,91分;

2.2011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规划学,54学时,3学分,72人,94分;

3. 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土壤地理学,54学时,3学分,68人,92分;

近三年来承担的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尤其注明教改论文情况):

     1.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安顺地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教研室

 

 

 

 

 

 

 

 

 

 

                                    主管领导签字:            

                                                       

 

 

 

 

 

 

 

 

 

                                         评审组长签字:

                                                      

 

 

 

 

 

 

 

 

 

                                         院长签字:

               

 

 

上一条: 城市规划原理 下一条: 测量学

关闭

  地 址:安顺开发区学院路25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服务热线:0853-3459718 | 邮编:561000
办事指南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隐私说 | 版权声明 | 使用帮助 |
版权所有© 2012-2014 ICP09002237